www.haojio.com

如何透彻理解命运的运行规律空与有

如何透彻理解命运的运行规律空与有:昨天发布【算不准,也是一种境界】一文,引起读者的热烈讨论,有些朋友提出疑问,称对命运概念(昨天文中之观点)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,尤其是缘起性空的部分。有见及此,今……龙马运势网www.longmax8.com)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,希望能解你之惑!

 

昨天发布【算不准,也是一种境界】一文,引起读者的热烈讨论,有些朋友提出疑问,称对命运概念(昨天文中之观点)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,尤其是缘起性空的部分。有见及此,今期就如何看待人生之命题,再跟读者展开来聊一聊。

  术数研究等同于研究生命,研究命运等同于悟道人生。谈到悟道这个课题,我们需要从佛家思想之层面进行切入、融合、思考、体悟。假设把人生视为一个有氧的空间,我们所演绎的一生,就好比在空间里吸烟一样,吸得越多,积聚的烟雾就越多,导致呼吸困难、窒息,最后患病死亡。如果要活命,那就需要安装一个新风系统,把烟雾抽出,使有氧空间恢复到净化的水平。这个粗浅的理解告诉我们,空间的本质原是纯净的,即为【性空】;万物唯心造,人想吸烟,然后付诸于行动,于是产生吸烟的缘起,并造成烟雾弥漫而危害健康的业果结局,即为【实有】。建立排烟系统亦为新的缘起,最后把烟雾全部排出,空间再度回归净化之本质(性空),这个过程可以比喻为改变命运。由此可见,我们的人生实为【有】与【空】,【空】与【有】的运转规律(缘起性空)。

  从紫微斗数角度观之,人的一生主要由先天原局本体,后天大运及流年三大元素组成。直接理解为,原局本体代表现世成熟业报之总信息源,大运代表制造缘起及业力果报之周期(10年),流年则代表制造缘起及业力果报之应期(具体克应时间)。所谓万物唯心造,意思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决定,然后把想好的计划付诸于行动,最后事情总有个结局。一出出、一段段的故事演绎,这便造就了人生命运轨迹的形成,而且反映在我们的命局信息(原局/大运/流年)当中。由于轨迹的生成皆为随心所趋,所以它的本质是空性,亦即命运走势是非固定、非恒定的,它是无常变幻,非实相的。因此,我们须以虚幻的视角去看待命局的所有信息(命盘),这样才能避免对命运生起执着之心,被所谓自己的命,牵着鼻子走,被命运的条框束缚而失去控制。

 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解读命运的缘起性空,当你遇到资金周转困难,便会想方设法地求他人借钱,以助渡过难关。借钱的金额,向谁借,用什么方式借,选择什么时间去借,怎样跟人陈述自己的情况等,这个过程就是唯心造的动机阶段。制定计划后,开始逐个朋友去问去借,这个过程属于行动的实施阶段。最后是否借到钱,借了多少钱,有否因为借钱而生怨恨,以及后面借钱如何偿还,还不上会导致什么后果等等,这个则为结局的果报阶段。注意了!假如一开始,我们没有生起借钱动机的缘起,后面的所有事情都不会发生,可见其本质是性空的。再深入一点,以佛家应成派的殊胜观点,连那个心(借钱的动机)也是性空的,因为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,才导致生起借钱的动机,倘若资金充裕,则借钱的动机亦不会出现。然而,我们一面倒地追求性空似乎不切合实际,原因毕竟资金周转困难的事实是真实存在的,不解决不行;还有事情(借钱)的结局所引发的业力果报也将无法抹杀,它亦是真实存在的。由此可见,命运的运行规律无非如此那般的缘起性空,从空到有,又从有回归到空,相互循环地流转。  洞悉命运的缘起性空这个道理,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积极起来。命运的本质是空性,一切皆为幻相、为假相。既然是假的,完全唯我们的心识所驱使,由此可推,命运是可以改变的,从根源抓起,只要把心修好,便能修正业力而逆转人生。当遇到困难波折时,我们通过建立缘起性空之见地,把所有艰难险阻视为空性之命运轨迹。这样一来,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困难吓倒、难倒、放倒。同时,我们尊重业力果报的真实存在,以正能量的态度,勇敢地去面对、处理、承接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悲欢离合。(www.zhouyizhanbu.com 每日运势网)过去世累积下来的成熟业果,我们将无法逆转,还不如以平常心应缘而受(逆来顺受)。至于现世及后世的业力,则掌握自己的手中,通过防护与断除的方法,去修正自身业力,最终达至改变命运之效果。命运的【空】与【有】(缘起性空),归根到底,令我们的心量更加强大,眼光更加远大,身心更加放松,进而更加积极地去迎接生命的挑战。  最后来个总结:命运的本质是空性,而命运过程中所产生的业果,则为真实不虚,此为【空】【有】之生命真谛。日常生活中,参透了真理,我们还需要方法去解决,这里推荐佛家的四种力:第一是依止力,即皈依三宝与发心而纠正动机;第二是破坏力,即培养忏悔心,对所犯的过错生起追悔之心,从而建立防护心;第三是遮止罪恶力,即以持戒作为防护,杜绝罪业的发生;第四是遍行对治力,即由追悔之门修净罪之方法,主要有六种:【诵如来名号】【诵陀罗尼咒】【诵经】【修习空性】【供养】【修造佛像】。不仅如此,凡是为了净罪目的而修的任何善业,都属于遍行对治力。

郑重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,请谨慎参考。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本文图片及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做删除处理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