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风俗,哈达中的蒙古族情怀
2020-12-02 龙马运势网 民族文化 
摘要:对于蒙古族的印象,热情好客,豪迈奔放是蒙古族人民的性格特点;天苍苍,野茫茫,是蒙古草原的壮阔景色;蒙古的哈达,是蒙古族礼仪的鲜明代表。哈达,是蒙古族人民藏族人民作
对于蒙古族的印象,热情好客,豪迈奔放是蒙古族人民的性格特点;天苍苍,野茫茫,是蒙古草原的壮阔景色;蒙古的哈达,是蒙古族礼仪的鲜明代表。哈达,是蒙古族人民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,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。关于哈达的分类、寓意、礼节你了解多少呢?阅读本篇文章,答案就在里面,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关于哈达的习俗吧。

1、蒙古哈达的简介

在蒙古族人民顶礼佛像、拜见尊长、迎来送往、致敬致贺、婚丧嫁娶等礼仪活动及日常生活中,均有献哈达的习惯,哈达是蒙古族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载体。
哈达,蒙古语称“哈达噶”,发音上贴近藏语“卡达尔”,汉语意为礼巾,是蒙古族等民族礼仪往来必备的丝织礼品,献哈达是一种普遍而崇高的礼节。哈达是一种特制的丝织物或麻织物,长度通常为5尺左右,宽度不等,上绣有“云林”“八宝”等民间花纹图案。

2、敬献哈达的不同场合及寓意

(1)调解矛盾敬献哈达:表示愧悔、致歉、谅解,如对方接受了哈达,意思是愿意重归于好,化干戈为玉帛,照常往来。
(2)活佛和学者接受群众的哈达时,顺手将哈达回敬于对方的颈上,这意味着祈祷菩萨保佑,万事如意。
(3)会见客人敬献哈达:会客方将哈达裹成一把,突然抛向空中,如同从空中飘来的彩云献给客人,以表热烈欢迎前来光临,祝白昼吉祥夜吉祥,日照中天亦吉祥,日日夜夜呈吉祥,愿得三宝赐吉祥等。
(4)拜会尊长敬献哈达:学生将哈达捧在双手托起,身体微微前倾,恭敬尊长,然后绕头后挂在自己的颈上,以表敬意,感谢师长的教诲。
(5)婚礼节庆敬献哈达:传统的进门仪式是十分讲究的,从下马、上车、进门、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唱一次颂歌,献一条哈达。新娘入厅后,坐在新郎下首,迎亲、送亲的队伍也入厅依次坐定,接着便献“切玛”,敬酒,给佛像唱敬酒歌,父母献上哈达,再在柱头上挂哈达。参加婚礼的人唱歌,以示祝贺,主人献哈达,感谢众人,履行礼节后,新郎送新娘入洞房,其他人便尽情吃喝玩乐到天明。亲朋好友都可陆续送哈达和礼物,祝愿恩爱夫妻,白头到老。
(6)送亲朋好友远行敬献哈达:亲朋好友远行送别时敬献一条哈达,祝福亲友一路平安,万事顺风,心情愉快,我们的心就象哈达一样纯洁美丽,我们的感情就像哈达一样心心相印,祝愿亲朋好友万事如意,心想事成。

3、敬献哈达的礼节

(1)献哈达的时候,主人一般会双手捧哈达,高举与肩平,然后再平伸向前,弯腰给对方,这时,哈达正与头顶平,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--吉祥如意。
此时,客人应该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。献哈达是一种文明与礼貌的表现,因此十分讲究。
(2)献哈达者应将哈达对叠再对折成四幅双楞,把双楞一边整齐地对着被献者,躬身俯首,双手奉献,表示恭敬。
被献者也必须弯腰俯首,双手承接,表示回敬 。切忌用一只手相送或一只手受礼。

4、敬献哈达的方式

① 下级向上级,晚辈向长辈,或向活佛献哈达,应躬身低头,双手举哈达呈上或放在座位前的桌子上面或脚下,对方并不回赠哈达。这时的哈达,表示敬意和感谢。
② 同辈平级献哈达,表示友好,应该献在对方手上,对方回赠哈达。
③ 上级对下级,长辈给晚辈赠哈达,表示亲切关怀和慈祥的爱意,可直接将哈达挂在对方颈上;如果是喜庆典礼,主人往往将所献哈达回赠给献者,并绕在他的脖子上。
④ 他人为自己献哈达时,应将身体微微前倾,恭敬地双手接过,然后绕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,以示谢意。

5、哈达的不同颜色及寓意

哈达的颜色,除了常见的白色、蓝色和黄色外,还有红色和绿色的。这五种颜色的哈达被誉为“五彩哈达”。在蒙古族人民的心目中,每一种颜色的哈达都象征着一个深刻的含意。
蓝色象征蓝天,白色象征白云,黄色象征大地,绿色象征草原,红色象征火一样的热情。牧民们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都寄托在美丽的哈达中了。
多数的蒙古族人民,最喜欢蓝色和白色的哈达,在他们看来,蓝色是自然界最美好最永恒的颜色,蓝色的哈达像蓝色的天空一样,能够表达出蒙古族人民豁达、淳朴的性格。白色是纯洁.吉祥.幸福的象征.自然,献给尊者和贵宾的哈达莫属白色最尊贵了。

大家都在看